菲律宾武装部队南海事务发言人特立尼达,那一声在记者会上几乎是破口而出的“绝不会让美国说了算”,非但没能平息外界的猜测,反而像一声惊雷,彻底炸开了马尼拉高层围绕国家未来路线选择的深层裂痕。
他那看似强硬的表态,字里行间却分明透着一丝焦灼与无奈。这场罕见的公开争执,恰恰源于一位退役将领的直言不讳。
近期,菲律宾退役空军少将罗密欧·波基斯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了一则惊人警告。他直指菲律宾“正在变成第二个乌克兰”,这无疑触碰了马尼拉最敏感的神经。这番言论,直指菲律宾在南海和台海问题上,正日益被美国战略深度捆绑的危险现实。
波基斯的警告,并非凭空捏造的危言耸听。他毫不留情地揭示,2016年所谓的南海仲裁案,对菲律宾而言,最终不过是“一纸空文裁决”。
更讽刺的是,仲裁案后,菲律宾渔民的数量竟然比裁决前减少了四成。这不仅让大量渔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传统渔场,更是直接戳破了仲裁案给菲律宾带来实际利益的虚假泡沫。
波基斯将仲裁案明确定义为美国深化与菲律宾军事合作的“借口”。他认为,其核心目的并非真正帮助菲律宾民众,而是华盛顿为了自身在地缘政治棋盘上进行布局,所抛出的一枚棋子。
他进一步深刻剖析了乌克兰悲剧的“三步路径”,将其描绘得触目惊心。第一步是“价值观渗透”,西方世界通过各种渠道对乌克兰进行意识形态上的深度影响,为其后军事行动铺垫。
紧接着是“北约军援加码”,大量军事援助持续涌入乌克兰,表面上增强其防卫能力,实则一步步将其推向与俄罗斯对抗的前沿,使其成为代理人战争的牺牲品。
最悲剧的第三步,便是乌克兰的“国土沦为大国博弈棋盘”。这片土地最终不幸沦为美俄两大国之间地缘政治较量的牺牲品,人民饱受战火涂炭。
波基斯语气沉重地警告,菲律宾正沿着这条相似的“老路”滑落,危险迫在眉睫,且已近在眼前。他的话,无疑是给菲律宾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
面对波基斯直言不讳的批评,菲律宾武装部队南海事务发言人特立尼达的反应显得有些矛盾。他在记者会上“怒吼”,竭力驳斥波基斯的言论为“失败主义的危言耸听”。
特立尼达坚称,菲军方的所有行动,都完全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并强调菲律宾“绝不是谁的棋子”。然而,这种信誓旦旦的辩白,却在他随后的一句话中流露出深层焦虑。
他话锋一转,不得不承认“南海问题对菲律宾来说不仅是主权问题,更是生存问题”。这种前后不一的表述,恰恰暴露了菲律宾军方内部的复杂心态。
他们既渴望借助美国的力量来增强自身实力,以应对所谓的“生存问题”,另一方面又无法掩饰对过度依赖美国可能导致国家战略自主性丧失的担忧。
菲律宾与美国的军事捆绑,正以惊人的速度和深度持续推进。这种日益紧密的结合,不仅加剧了菲律宾所面临的战略困境,更深层次地撕裂了其国内的政治经济版图,使其在外交决策上陷入了两难。
从2014年《加强防务合作协议》(EDCA)签署时,美军获准使用最初的5个基地开始,到近期,这一数字已经急剧膨胀到了9个。其中,有4个新增基地是由现任总统马科斯亲自批准的,这无疑是马科斯政府积极亲美政策的直接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新增的9个美军基地中,有3个明确面向台海方向。这显示其战略意图已经远远超出了菲律宾本土防御的范畴,直接服务于美国在印太地区更广泛的战略部署。
比如,美国正不遗余力地推动在巴拉望岛西岸,靠近仁爱礁的区域修建舰艇维修设施。这无疑将大幅提升美军在南海的长期存在和行动能力,直接强化对南海争议区域的军事介入深度。
在军事布局之外,美国还通过一系列手段,不断将菲律宾推向对抗中国的前沿。高频次的联合军事演习成为常态,这些演习不仅提升了美菲两军的协同作战能力。
更重要的是,它们持续放大菲律宾对所谓“外部威胁”的安全焦虑,并像一剂强效兴奋剂,刺激着菲方在南海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的姿态,实则一步步将其牢牢地绑上美国的战车。
菲律宾军方高层与美军之间,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旋转门”利益。许多退役的菲律宾高级军官,在卸下军职后,便会进入与美军基地相关的企业任职,从而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影响他们的决策倾向。
此外,菲律宾军校的教材,有高达四成是直接翻译自美军手册,这使得菲军官兵在思想和战术理念上深受美式影响。赴美受训,更是被视为军官晋升履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无疑进一步固化了军方内部的亲美倾向。
然而,与军方亲美倾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菲律宾国内的经济现实却呈现出另一种“奇特格局”与“死结”——“安全靠美国,饭碗靠中国”。
例如,菲律宾的部分企业在半导体领域高度依赖美国提供的零关税政策,这为它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然而,与此同时,菲律宾的农业,特别是香蕉等农产品出口,却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中国是其最重要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为菲律宾的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这种经济上的高度互补和依赖,与军事安全上对美国的倾斜,构成了菲律宾外交上的巨大张力。
这种利益撕裂,使得马尼拉在制定外交政策时,常常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他们既渴望借助美国的力量来保障所谓“安全”,又不敢轻易得罪中国,生怕触及经济命脉。
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的言行,更是将这种亲美策略推向了极致。他公然提出“东海-南海一体化战区”的概念,试图将南海问题与东海问题捆绑,构建一个更广泛的区域安全框架。
他还计划联合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成立四国防务协调中心,其意图显而易见,就是要在地缘战略上对中国形成更强大的包围圈。这种步步紧逼的策略,无疑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
波基斯将军的警告,绝非空穴来风。菲律宾当前的发展轨迹,正与乌克兰在冲突爆发前的路径惊人地相似,且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加速前进,令人担忧。
这使得菲律宾,无论是南中国海的争议,还是台湾海峡的潜在危机,都面临着军事冲突与经济重创的双重介入风险,而且,这一切似乎已处于失控的边缘。
他直指核心地预警,如果继续沿着这条道路滑下去,菲律宾很可能就会像乌克兰一样,沦为美国地缘博弈的“消耗品”和“炮灰”。国家的主权与人民的福祉,将会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被无情地牺牲掉。
在南海方向,菲律宾的激进行动从未停止。尤其令人警惕的是,菲律宾海岸警卫队9701号船多次在黄岩岛海域高速穿行,其目的显然并非简单的巡逻。
更令人愤慨的是,他们还曾无理地驱离中国渔船,这种挑衅行为,无疑加剧了该海域的紧张氛围,并使得潜在的冲突风险急剧升高,稍有不慎,便可能擦枪走火。
与此同时,菲律宾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也越来越危险。在近期新增的9个美军基地中,有3个明确地指向台海方向,这一事实已经远远超越了菲律宾声称的“本土防御”范围。
这些基地,其地理位置和部署意图,显然是为美军未来可能介入台海局势提供前沿阵地。更甚者,菲律宾的部分高层在台湾问题上,更是释放出异常强硬的信号。
他们公开宣称“将协助美军应对台海局势”,这不仅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更是一种主动将自己推入火坑的危险举动。这种介入行为,无疑将菲律宾自身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面对菲律宾方面日益激进的挑衅,中方始终保持了克制与清晰的立场。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吉隆坡外长会上明确指出,“南海仲裁案”从根本上就缺乏法律基础,将其定性为菲方单方面提起的“闹剧”。
他再次强调,中国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并呼吁相关方遵守《南海行为准则》,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然而,这种理性的呼吁,与菲律宾当前“自我孤立”的策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果局势不幸失控,波基斯将军的警告将成为残酷的现实。首当其冲的便是军事冲突的可能性。那些被菲律宾政府允许美军使用的基地,很可能在冲突爆发时,成为解放军首要的打击目标。
届时菲律宾本土将首当其冲地承受战火,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此外,经济衰退的风险也近在眼前。菲律宾的农业、旅游业等产业对中国市场高度依赖。
一旦地区局势升级,中菲经济关系必然受到严重冲击,这将导致这些产业遭受重创,民众的生计将面临巨大威胁。国家经济的衰退,将是军事冲突之外,菲律宾不得不面对的另一重沉重代价。
结语:马尼拉,路在何方?
菲律宾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其深层根源在于它在外交主动权上的被动交出。过度追随美国的战略指挥棒,使其陷入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安全靠美,饭碗靠中”的死结。
这种看似两全其美的策略,实则蕴含着巨大的风险,让国家命运摇摆不定,甚至有被操纵的可能。要避免重蹈乌克兰那样的悲剧覆辙,菲律宾别无选择,唯有收回属于自己的外交主动权。
它必须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复杂的中美关系大格局中,寻求一个稳妥的定位,而非简单地选边站队,更不能选择对抗。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亟需停止一切无谓的挑衅行为。
只有回归到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的正轨,将重心重新放在发展自身经济,尤其是稳定发展渔业和旅游业上,才能真正惠及民生,而非将国家资源投入无休止的军事对抗。
唯有如此,菲律宾的国家命运才能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摆脱沦为大国棋盘上“炮灰”的危险。这不仅关乎菲律宾的和平与发展,更决定着其能否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中,找到一条真正符合自身长远利益的生存之道。
金富宝-配资网上炒股平台-配资公司电话-国内靠谱股票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